外國運動生化指標在體育運動中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肌電圖(EMG)的研究方法不斷改進和提高,對肌肉生物電的特征研究不斷深化。利用肌電圖記錄、研究肌肉疲勞是運動生理學中常用的方法。作為一種簡單、無創(chuàng)傷、可定量的研究方法,它可研究局部肌肉疲勞過程中的變化特征,對揭示肌肉疲勞機制和在運動實踐中判斷疲勞、指導訓練有一定的意義,同時,在運動康復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也常有應用。
外國的專家、學者和教授,借助肌電圖理論,對運動生化指標在體育運動中的表現(xiàn)、特點、作用、意義等內空進行了大量研究。歐氏運動木地板工程師就帶大家參觀一下:
1983 年,Kilbom A,Gamberale F 等人觀察了肘屈肌以 25% 大自主收縮(MVC)等長收縮從初始態(tài)到力竭態(tài) EMG 的動態(tài)變化,發(fā)現(xiàn) EMG 的平均振幅(MA) 持續(xù)不斷升高,到力竭時達 高。
1987~1989 年,Horita T,Philippe B 等研究證實,除了骨骼肌收縮過程中快慢肌纖維成分募集形式改變引起積分肌電圖(sEMG)的中位頻率(MF)降低外,骨骼肌組織內代謝物質嘗試升高,也可能導致 sEMG 的 MF 下降的主要原因。
1989 年,Orizo C,Perini R 等研究了肱二頭肌分別在 20% 、40% 、60%和 80% 大自主收縮(MVC)負荷下靜力工作至力竭的 EMG 特點,發(fā)現(xiàn) IEMG 隨時間增加,IEMG 值改變率與運動強度無關,IFMG 力竭態(tài)值是初始態(tài)的 1. 4 倍。
1995 年,West 等人報道,以 30%,50%和 75% 大自主收縮(MVC)進行等長握力訓練時,疲勞 EMG 的 IFMG 呈非線性增加,幅度與強度呈正相關。
1996 年,Bendahan D,Jammes Y 等觀察到前臂屈肌以 60%的 大自主收縮(MVC) 靜力收縮狀態(tài)收縮至力竭,EMG 低頻段能量不斷減少,高頻段能量首先持續(xù)增加,只是在力竭前下降。
1998 年,Roy S H,Bonato P 等觀察了 4 名健康受試者重復抬起(向心收縮)、放下重物(離心收縮)至疲勞過程中,腰部卻肌肉 EMG 變化,發(fā)現(xiàn)中心頻率變化呈非線性. 在一次抬起和放下重物過程中,呈現(xiàn)出下降――恢復交替出現(xiàn)的幾個階段。
歐氏運動木地板工程師將運動生化指標運用到體育木地板結構性能的分析中,評價體育木地板結構對運動員運動生化指標的影響,進一步證明體育木地板結構的適用范圍,并為后續(xù)的科學研究與體育木地板的生產提供科學依據和實踐經驗。
歐氏運動木地板是中國體育運動木地板行業(yè)的民族品牌。歐氏運動木地板生產和鋪裝專業(yè)籃球場、羽毛球館、排球館、乒乓球室、網球、壁球館、健身房、訓練館、體育中心、音樂廳、各類演藝舞臺,廠價直銷,專業(yè)安裝,歡迎咨詢考察。